時間:5月20日,週五,下午2點開始。
地點:高雄港光榮碼頭(原13號碼頭,愛河出海口左側)
船上,高雄港出海口,海祭。
中信造船廠附近海面,日軍戰俘船遭美軍空襲傷亡點紀念。
傍晚6點47分,旗津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,祭許昭榮。
主辦:高雄市政府文化局、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、高雄市政府社會局
承辦: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
台籍老兵,歷史性重登踏上,65年前載他們去中國大陸赴死作戰的海軍「中字號」戰車登陸艦。
配合520紀念典禮,國防部支援現役「中字號」戰車登陸艦,停靠典禮會場光榮碼頭,開放各界登艦參觀。
1946年國府自美軍接收多艘滿載4080噸,當年火力強大的戰車登陸艦(LST:Tank Landing Ship),隨著國共內戰劇烈,中字號繁忙往返兩岸間,在1946、47年間陸續載運70軍、獨立95師台籍國軍前往大陸投入戰火。部份台籍國軍正是在高雄港13號碼頭(現光榮碼頭)登上中字號,出港右轉開赴華北、東北,盯著壽山消失。約一萬個台灣孩子一去不回、葬身淮海戰場。約3千個台灣少年轉成人民解放軍,一去50年,再回鄉已白髮蒼蒼人事全非。戰爭無情,520我們在當年的斷腸碼頭追念他們。
往事歷歷,中字號從光榮碼頭載運兵員物資,運補大陸。幾年後運補金門、澎湖。823砲戰搶灘料羅灣…。60幾年來不知有多少台灣兵,從這裡搭著開口笑離開故鄉航向前線戰地。
中字號開口笑老了,早晚除役,呼籲60幾年來,曾坐著他離開台灣的台灣兵,來看看生命歷程中重要的老朋友,拍拍照片,摸摸他。錯過這次,再沒有機會了。
例如年事已高,家住台中的台籍老兵林余立說,「520我要去!」,「我20幾歲就在那裏,坐那隻船出征。」,「我有懷念!」。
典禮將在下午2點,由鳳山陸軍官校學生樂隊小號手起奏「熄燈號」,以示戰火已熄,英靈安魂。隨即由陸官樂隊演奏獻樂六首曲目:勇士進行曲,海軍起錨,學生軍進行曲,黃埔軍魂,印凡卡齊爾進行曲,最敬禮。這是第一次有軍方官校樂隊參加典禮,意義非凡,感謝國防部支持。
獻樂後官校樂隊隨即離開返校。典禮隨即進行「兵旗禮」儀式。承辦單位特別在碼頭邊豎立4支9米高旗桿,首先獻樂日語「台灣軍之歌」,隨後旗手將日本海軍旗高高升起。其次獻樂「中華民國陸軍軍歌」,隨後升起中華民國陸軍旗。接著獻樂「義勇兵進行曲」,隨後升解放軍八一軍旗。最後獻樂「海洋國家」,升台灣兵旗。這個程序,恰好反映出台灣兵,同一個人穿三種軍服的稀奇特殊遭遇。而綠底白字的台灣兵旗迎風飄搖,綠底象徵台灣家鄉青翠的山巒,白字象徵過往雲煙。
獻樂演奏者是國內首趨一指的Keyboard鄭宗順老師。鄭老師經常被指名在知名歌者的演唱會搭配演出,例如費玉清演唱會。
四支兵旗矗立台灣兵出征的碼頭,背景是當年運兵赴戰的那一隻船,畫面張力強勁,意義極為深遠!
兵旗禮之後進行致詞儀式,首先由老兵代表致詞,分別由台籍日本兵、台籍國軍、台籍解放軍,先後致詞。更有當年在這裏坐中字號出征的老兵致詞。
接著由高雄市政府副市長李永得代表市政府致詞。
隨後由各界代表致詞,比較特殊的是曾任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任秘書,現任民主進步黨客家部主任的楊長鎮先生。楊長鎮多年大力推動原住民和客家事務,創造客家桐花祭,而旗津「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」的中央補助款,正是楊長鎮任職行政院時所安排,才有了全國惟一對戰爭的紀念空間。
另外,台籍日軍和台籍國軍當中,以客家子弟和原住民勇士佔多數。降俘改編解放軍的台灣子弟,被送到華北軍政大學深造,準備做將來「解放台灣」骨幹的台灣兵,以客家人佔多數。
楊長鎮從事社會運動多年,捍衛公平正義,已經取得奉祀靖國神社台籍日軍名單中,原籍苗栗郡、竹南郡、大湖郡,等客家子弟戰歿名冊,也取得台籍國軍客家地區名冊,將在苗栗地區積極推動戰爭紀念空間和活動。
致詞後,來到典禮第二個高潮點,全體幾十位台籍老兵,胸配鮮花,兵籍名牌(書寫原屬出征部隊番號和姓名),手持白玫瑰,齊聚軍艦前合影,隨即從弦梯魚貫登船,重演65年前登船赴戰的情狀場景。舊艦重登,往事歷歷,戰歿同袍的容顏浮現腦海,炮火響自心頭。
在軍艦甲板上舊地巡禮,當年蹲坐的甲板,可曾知道幾人臨死?何者一去不回?哪些少年一去老人歸?就用手頭白玫瑰,祭念那些一去不回、埋骨沙場的少年台灣。也追思自己遠去卻如昨日的青春年華。
離開中字號軍艦後,全體前往一水之隔的「真愛碼頭」(愛河出海口右側,原11號碼頭)登上「真愛號」遊港船,啟航開赴出海口,停船海祭。由旗後教會主任牧師余一峰牧師帶領祈禱,隨後由音樂家王明哲老師,在寂寂海風中清唱獻樂「白蘭花」、「美麗FORMOSA」,慰藉台灣兵英靈。
返航途中,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,一艘載運盟軍戰俘的日軍戰俘船,遭受美軍空襲以致大批戰俘傷亡,船隻受難港面停船(大約在旗津中信造船廠附近水面),由台灣戰俘營紀念協會會長,加拿大籍的台灣女婿Michael Hurst先生帶領祈禱,並以藤條和紅色康乃馨所編織的環保花環,拋海獻祭。康乃馨代表見不到兒子最後一面、母親的疼念,也代表兒子沉屍異域,對母親、母土永恆的追想。
Michael Hurst會長也將說明這些悲慘的盟軍戰俘故事。可知,戰時日軍台灣籍戰俘監視員,有人在身後槍支脅迫下不得已槍殺英美盟軍戰俘,戰後有人遭盟軍軍事法庭判處死刑、處決,有人遭判徒刑囚禁海外、例如菲律賓多年。
遊港船真愛號回航真愛碼頭後,想要繼續參加旗津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「祭許昭榮」典禮的朋友,請登上預先準備好的接駁遊覽車赴旗津,其他人士就此解散。
預計5點抵達旗津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,一下車,工作人員引導大家來到紀念碑區,默哀一分鐘,再由文史工作者、旗後教會歐正信長老帶領祈禱。祈禱後,分別由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理事長江仲驊博士、余美智女士(許昭榮遺孀)、Michael Hurst會長分別以花圈,對三個碑獻禮:「台灣歷代戰歿將士紀念碑」、「無名戰士紀念碑」、「戰俘船紀念碑」。
紀念碑儀式後,大家進入「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」,由江仲驊博士和Michael Hurst會長主持「二戰盟軍戰俘營史蹟牆」揭幕儀式,Michael Hurst會長將對第二次大戰期間,日軍在台灣囚役盟軍戰俘的七個戰俘營故事做解說,並且也將說明運送盟軍戰俘的日軍戰俘船猶如地獄船的悲慘故事。
揭幕儀式後,備有餐點飲料茶會。
傍晚6點30分,大家在公園內許昭榮紀念碑前集合。
6點47分準時,正是2008年5月20日傍晚6點47分,許昭榮前輩自焚的同一時刻、同一地點,揮響起日語「化為千風」曲。大家默默祭念這位台灣鬥士,日本友人備有祭品香儀等追思,並請許昭榮摯友宮口振英博士獻辭追懷。現場有真理大學台灣文學資料館張良澤教授所帶來,大幅的許昭榮彩色照片追想。
祭拜台灣烈士許昭榮時,大家也將同時在許昭榮紀念碑的周圓,種植金毛菊花,祭念他,回憶他,學習他:人的生命絕不會可憐到只為了三餐生存和財富。生命還有:尊嚴、堅持、公義、感動、真愛、溫柔、母親、家鄉、愛……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